close

甲仙村、小林村、那瑪夏鄉是幾年前工作出差常去的地方,沒想到這次風災如此嚴重。


「秀花姐、師母、阿雄他們都還好嗎?」MSN傳來遠在花蓮前同事的訊問。


那天撥了電話問剛好經營大甲仙商圈的小荳,電話那頭的聲音有點故作堅強。


「大致都還好,鄉長夫人已經救出來了,腳傷還OK,其他人還在設法施救,不過有些夥伴離開我們了….。跟大家說都OK


 


上禮拜幫從事大甲仙商圈輔導(甲仙、寶來、那瑪夏剛好都是本次的災區)的小荳轉寄” 88水災-集小愛換大愛活動(網址PCHome賣場),隔天接到朋友的電話。


是一個辦活動的朋友,南下水門(安置三地門災民的地方)做慈善義演,他說現在最重要的是心靈的撫慰,所以他們前進災區去做表演。


 


每個人,都用自己的方式默默關心南台灣的土地。


 


一直到現在,經過21天,電視上依然在爭執水災發生的原因。


今天台視財經台採訪台南環保人士,他覺得要「還地於河」。


突然想起七月剛看完的書「好城市,怎樣都要住下來!」


 


會吸水的海綿城市、兩棲城市抗暖化、受路邊停車保護的自行車道、愈塞車愈熱鬧的流動市場、行動健身房、狗屎變能源….


走遍世界,向全球城市學習。


 


這是封面上的文字,對應這次的水災,突然很想把書中一些內容寫出來。


裡面剛好有一篇「淹水土石流該怪誰?」


對照這次的水災,似乎可以得到一些解答。


 


因為人類太渺小,我們無法察覺土地其實是「活」的,永遠在動,只有暴風雨來臨時,當水流奔得更猛、山坡滑動得更遠時,人們才猛然驚覺大自然也是會急遽變動的。不管是洪水或土石流,都是自然界中再自然不過的變動現象,無論人類如何嘗試控制或阻擋,都不會消失。而且,在不完全瞭解這些變動現象的情況下一味地阻擋,反而會引發更頻繁、更大的災難。


 


沒有任何政府或個人可以真正阻擋自然的變動,流水、土石流的發生是機率問題,而這機率永遠不會等於零。


 


在水災的議題上,台灣社會一直進行著失焦的討論和指責,生命財產的損失固然令人心痛,但大部分的民眾和政府看不到問題的核心,更令人憂心。如果每當災難來時,就把矛頭指向政府疏於治理,並盲目的要求政府盡快解決,卻不去思考災難的根源,台灣將永遠擺脫不掉多災多難的命運。


淹水、土石流該怪誰?不要只怪政府,還要怪我們自己的天真和盲目。


 


文中舉了荷蘭的例子「還地於河,荷蘭與河流握手言和」


舉世皆知,荷蘭人造陸。然而多年來荷蘭也深受水患所苦。因此,從2000年,荷蘭中央單位展開一個「還地於河」的計畫,要把已被農田,聚落占領的洪氾平原還給河流,讓這些洪氾平原像過去一樣發揮滯洪、蓄洪的功能。換句話說,與其加高堤防,增加垂直的空間來抵擋洪水,荷蘭決定以增加水瓶空間的方式來容納洪水。


 


還地於河的計畫象徵著荷蘭踏出了與河流握手言和的第一步,並開始試著把洪水當作夥伴而非敵人。


 


荷蘭政府選定低漥的萊茵河域執行還地於河計畫,並制訂了「國土規劃重點決策」來確立計畫的整體方針,闡明萊茵河流在水患管理、景觀整體規畫,以及生態環境改善上的目標,著重以土地使用管理而非水利工程來降低水患風險,並強化環境品質。


 


以加大原本限制河流寬度的兩岸堤防兼具以增加河川的行水空間、復育洪氾平原、降低河岸的高度等。


 


 


台灣可能嗎?一直在想這個問題。


身為景觀系畢業的學生,各縣市政府的城鄉風貌顧問多半是「建築系」畢業的顧問,大多數的建築師知道建設,而不知道國土規劃的重點,景觀專業、水土專業、國土規劃專業,多半還是要屈就於「師」字輩底下(只有景觀技師、水土保持技師)。


 


而長久以來農地使用政策也一直以人為主,就連多年前參與過的生態旅遊評鑑工作,多半城鄉還是生態「混血兒」風貌進行開發,這邊是生態旅遊區域,另外一邊則是水蜜桃、甜柿、高冷蔬菜產區,而我到如今還是不知道這些開發會不會對水土保持造成直接影響?


 


更重要的是台灣人有沒有可能被「再教育」。


在政治操作的考量下,政府有沒有魄力跟決心要做改變?


種種的問題,應該不是一時半刻可以解決的。


 


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參與這些議題的討論,也許有方法找出對土地跟人類共存的最好方式吧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unnyko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